最新101歷史課網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歷史課程綱要

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

壹、目標

一、引導學生認識重要的歷史知識。

二、培養學生具備蒐集資料,探討歷史問題,進而提升其歷史思維的能力。

三、幫助學生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認同感。

四、認識世界重要的歷史發展,培養學生尊重各種文化的開闊胸襟。

五、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以充實其生活內涵。

 

貳、核心能力

經由歷史教學,期望能培養學生具備下列核心能力:

一、表達歷史時序的能力

()能運用各種時間術語描述過去,並認識幾種主要的歷史分期方式。

()能認知過去與現在的不同,並建立過去與現在的關聯性。

二、理解歷史的能力

()能就歷史文本,掌握其內容與歷史意義。

()能設身處地瞭解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

()能從歷史脈絡中,理解相關歷史事件、現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

三、解釋歷史的能力

()能對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提出解釋。

()能對相關歷史事件、現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提出評價。

()能分辨不同的歷史解釋,說明歷史解釋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四、運用史料的能力

()能根據主題,進行史料蒐集的工作。

()能辨別史料作為解釋證據的適切性。

()能應用史料,藉以形成新的問題視野或書寫自己的歷史敘述。

參、時間分配

高中一、二年級,每學期二學分,每週上課二節。一年級第一學期為臺灣史,第二學期為中國史。二年級第一學期前半段為中國史,後半段為世界史,第二學期為世界史。

 

肆、教材綱要

編輯凡例說明

1.本課綱中之「單元」、「主題」及「重點」,都必須含括在教科書之中。「單元」、「主題」及「重點」之標題,編者可以參考或重新設計,不必完全援用。

2.課綱右欄中之「說明」,是針對該「單元」、「主題」及「重點」的解釋,提供相關使用者參考。在「一綱多本」的理念下,應以「說明」欄中的知識為基礎;凡說明欄中提及應包括的事項,務必編寫於教科書中。編者可依照各單元的順序,自行安排撰寫歷史脈絡,不必逐條照列「說明」欄中條列式之細目。

高一第一學期

1   臺灣史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一、早期臺灣

()十六世紀中葉以前的臺灣與原住民

1.考古發掘與文獻記載

 

 

2.臺灣的原住民

1-1 說明臺灣的地理環境和考古發掘所呈現的史前文化。

1-2 探討臺、澎早期歷史的文獻記錄。

2-1 介紹南島語族的概況:利用文字記錄、人類學與歷史學的研究成果,簡介原住民社會與文化及其對漢人的影響。

()國際競逐時期

1.大航海時代

 

 

 

 

 

2.荷西治臺

1-1 說明大航海時代臺灣地理位置的特色,16世紀中葉以後東亞情勢的變化,漢人、日本人與臺灣原住民的接觸,進而敘述荷、西及鄭芝龍時期臺灣與世界體系的互動。

2-1 介紹荷、西統治下的措施及當時族群間的互動,如濱田彌兵衛事件、麻荳事件、郭懷一事件、新港文書。

()鄭氏統治時期

1.漢人政權的各項措施

 

 

 

2.涉外關係

1-1 說明鄭成功從事反清復明運動及攻取臺灣的經過,進而敘述鄭氏三代奉明永曆為正朔,其統治下的政經、社會及文化建設。

2-1 說明鄭氏的對外關係,如與荷、英所訂條約的內容,並述及其與清朝的談判。

二、清朝統治時期

()開港以前政治經濟的發展

1.治臺政策與相關措施

 

 

 

2.農商業的發展

1-1 說明開港以前的清代治臺政策,如班兵制度、番界畫定、移民措施。

1-2 說明統治機構和行政區劃的調整及原住民社會的變遷。

2-1 敘述移民、土地開墾、水利建設、主要作物。

2-2 分別說明對大陸貿易與島內城鄉交易,並述及手工業的狀況。

()開港以前社會文化的發展

1.族群關係

 

 

 

 

 

2.社會流動

 

 

 

3.文化發展

1-1 說明原住民、閩、客間的互動及性別與人口問題。

1-2 敘述不同人群透過通婚、合夥、聯庄而共同發展;但亦有抗清事件、漢原衝突、分類械鬥、幫會與盜匪等問題。

2-1 說明科舉優惠政策、廻避本籍任官制度、捐納、軍功與事業經營等,對臺灣住民政治參與和社會流動的影響。

3-1 說明開港以前的文化發展。

()開港以後的變遷

1.外力的衝擊與清

朝的因應

 

 

 

 

 

 

 

2.社經與文化

1-1 說明外國人對臺灣通商、傳教與戰略位置的興趣,19世紀中葉以後臺灣所受到的外力衝擊,如鴉片戰爭、開港通商、羅妹號事件、牡丹社事件、中法戰爭等。

1-2 說明面對外力挑戰而由政府主導的開山「撫番」、建省,加強防衛等措施。

2-1 比較開港前後社會、經濟的差異及生態環境的改變。

2-2 說明開港以後的文化變遷。

三、日本統治時期

()殖民統治前期政治經濟發展

1.統治政策與臺民反應

 

 

 

 

 

 

 

 

 

 

 

2.具有殖民性質的經濟發展

1-1 說明乙未之役及其後日本人採用軍警壓制手段、實行六三法、籠絡紳商以穩固其統治的措施,並述及殖民當局的「理蕃政策」。

1-2 敘述因日本殖民統治所引起的武裝抗日事件,如後壁林之役、噍吧哖事件、霧社事件等,並進一步說明日本的鎮壓措施與警察制度的發展。

1-3 說明由武官總督到文官總督統治的變化,包括三一法、法三號,並提及治安警察法的頒行。

2-1 說明日本殖民政府為方便統治並擴大殖民地的價值,而致力於「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基礎建設包括土地、舊慣、人口等三大調查,以及交通、水利、電氣、金融、新式教育等的推展;經濟發展則討論農業改良、新式糖廠的設立、林產與特產的開發;並討論臺日間商業往來。

()戰爭時期的臺灣

1.皇民化政策與臺人的因應

 

 

 

 

 

 

2.太平洋戰爭與戰時體制

1-1 敘述1936年以後的皇民化、工業化與南進基地化三大政策。

1-2 說明武官總督統治的恢復和日本帝國「大東亞共榮圈」的構想,並提及臺灣人民對改姓氏、「國語」家庭等皇民化政策的反應與臺人在臺或赴中國大陸的抗日運動。

2-1 說明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臺灣人民被捲入戰爭的種種面相,包括軍事動員、物資統制、社會動員、慰安婦等,以及戰爭後期盟軍轟炸臺灣的狀況。

()殖民統治下的社會文化變遷

1.社會變遷

 

 

 

 

 

 

1-1 說明1920年代以後,新型態本土知識菁英的形成及其對社會的影響,如領導殖民地反抗運動和鼓吹各種新思潮等;並述及臺日差別待遇、社會階層、語言政策、宗教習俗、婦女地位之改變等。

 

2.文化發展

2-1 說明傳統詩社文學與藝術的存續。

2-2 敘述臺灣開始接受近代文學與藝術,討論文學家、藝術家及其作品,介紹新產生的創作歌謠、電影、話劇、舞蹈;簡述《臺灣青年》的創刊、演變及連橫《臺灣通史》等的意義。

四、中華民國時期:當代臺灣

()從戒嚴到解嚴

1.接收臺灣與遷臺

 

 

2.民主政治的道路

 

 

 

3.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的演變

1-1 說明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中央政府遷臺及臺灣國際地位確立的過程。

2-1 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臺灣的政治變遷,如二二八事件、長期戒嚴、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與民主發展。

3-1 簡述中華民國政府從代表中國到外交孤立的歷程,之後發展實質外交的努力;並述及為捍衛釣魚臺主權而引發的保釣運動。

3-2 說明1949年以來兩岸關係的演變及具有影響性的重大事件。

()經濟發展與挑戰

1.經濟成長

 

 

 

2.社會與環保問題

1-1 說明戰後臺灣經濟發展的幾個階段,並敘述政府政策、民間成就與國際因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2-1 討論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社會與環保等問題。

()社會變遷

1.社會型態的改變

 

 

2.解嚴前後生活的變化

1-1 討論臺灣在人口、性別、族群、家庭結構等方面,歷經工業化、都市化與國際化後的變遷。

2-1 說明解嚴前後思想言論、語言與日常生活的變化。

()文化發展

1.教育發展

2.多元文化的發展

1-1 說明各級、各類教育的發展。

2-1 說明臺灣文化的多元發展及其與世界文化的交流。

說明:授課1學期,共計16週,各單元授課週數建議配置如下:

1.第一單元「早期臺灣」:4

2.第二單元「清朝統治時期」:4

3.第三單元「日本統治時期」:4

4.第四單元「中華民國時期:當代臺灣」:4

 


高一第二學期與高二第一學期前半段

2   中國史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一、先秦時代

()史前與夏商周三代的傳承

1.史前時代的傳說與考古

 

 

 

2.商至西周的文明進程

1-1 簡介史前考古重要成果與文明成就,並舉例說明古籍記載的傳說與考古及人類學的相互對應之處;特別介紹二里頭遺址及其重要性。

2-1 說明殷商為中國信史的開始及其政體,並介紹文字、工藝、曆法的成就和宗教之發展等。

2-2 討論西周封建制度的內涵及其與宗法、禮樂、土地制度的關係,並提及西周人文精神的展現與社會生活。

()春秋戰國時期

1.從封建到郡縣

 

 

 

 

 

 

 

2.社會經濟的變遷與學術的百家爭鳴

1-1 說明春秋與戰國時期的分界,從「尊王攘夷」到「強國兼併」的轉變;討論戰國時期「七雄」的富國強兵策略與中國走向大一統的趨勢,並說明列國於封建體制崩壞之餘,陸續公布法典、建立中央集權制與設置縣、郡。

2-1 說明封建制度瓦解所造成的階級流動、平民崛起與「編戸齊民」社會的形成。農業方面,說明鐵製農具的使用、牛耕技術的推廣、土地私有制度的出現、重要的水利工程興建等;工商業方面,介紹重要的手工業、大商人的崛起、大城市的出現,以及各國錢幣的使用等。

2-2 簡述「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及重要學派,如儒、道、墨、法、陰陽、名家等的思想與主張。

二、秦漢至隋唐

()秦漢統一王朝的建立與發展

 

1.政府規模與政治演變

 

 

 

 

 

 

 

 

2.對外關係

1-1 介紹皇帝制度的建立與演變,說明三公九卿制與郡縣制;皇權與相權及其運作;漢武帝時,「內朝」、「外朝」的形成。

1-2 簡述秦速亡的原因;西漢初期實行郡國並行制;新莽的興滅;東漢光武帝的表彰氣節,後期的黨錮之禍,以及黃巾之亂後的地方州郡割據等。

2-1 簡述自西周以來以禮為中心的「天下秩序」觀;討論秦漢疆域的擴張及其與周邊地區人民或政權的關係;並略述「張騫通西域」之後,中西絲路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概況。

()秦漢文化的發展

1.學術教育

 

 

 

 

 

 

2.經濟與社會文化

1-1 簡述秦始皇「焚書」的背景及其對西漢初期儒學發展的影響;並述及黃老之學的演變。

1-2 說明武帝時儒學的官學化,並述及陰陽五行之學、律令之學的發展、西漢晚期經學的「古、今」之爭。

2-1 敘述西漢「重農抑商」政策及地方豪強的發展;西漢武帝與新朝的財稅政策;東漢商業與土地生產的關聯。

2-2 擇例介紹重要傳統節日,如過年、燈節、端午、七夕、重陽等,以及下棋、博弈等生活娛樂。

()從分裂到帝國的重建

1.從魏晉到隋唐的政局演變

 

 

 

 

 

2.政治與財稅制度的變革

1-1 敘述魏晉南北朝到隋唐士族政治的特色與性質的轉變,並述及士族的社會生活。

1-2 說明隋唐盛世的形成背景及興衰的過程,如貞觀之治、武后稱帝、安史之亂、藩鎮割據、牛李黨爭等。

2-1 介紹隋唐的重要制度,如三省六部制、科舉考試、府兵制的演變等。

 

 

2-2 說明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土地及賦稅制度的演變,如占田令、均田制、租庸調與兩稅法。

()民族互動與社會文化的發展

1.北方胡族與華南土著

2.道教的形成與佛教的興盛

 

 

3.隋唐文化對周邊地區的影響

1-1 介紹主要的北方胡族與南方土著,包括「蠻」與山越等。

2-1 介紹太平道、五斗米道、天師道及江南士人道教等。

2-2 介紹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以及佛教中國化的現象。

3-1 介紹盛唐時期的「天可汗」體系,並強調唐朝透過絲路與中亞、西亞的聯繫所呈現的國際風貌。

3-2 說明隋唐文化對東亞的影響。

三、宋、元、明與盛清

()夷夏爭勝與政權型態

1.文治國家的建立

 

 

 

 

 

2.北亞民族的興起

 

 

 

 

 

 

 

 

 

3.皇權的擴張

1-1 說明宋代為矯正唐末五代武人專擅、地方割據等流弊而強化君權,並推行中央集權、重文輕武、強榦弱枝等政策。

1-2 略述宋代士大夫政治的形成與從變法到黨爭的演變。

2-1 敘述遼、金、夏與元帝國等王朝的迭興及其與兩宋的競逐關係,應說明宋朝「攻遼取夏」、「聯夷攻夷」、「歲幣買和」等對外策略,以及與北方民族形成新的外交關係。

2-2 說明遼、金、元的重要體制與政策,如遼的二元統治、金的本位文化、元的種族等級與行省制度。

3-1 敘述明清中央政府體制的轉變及影響,並討論其與專制皇權擴張的關係。

3-2 介紹清初的統治政策與盛清時期的對外擴張。

3-3 說明明清專制皇權以八股取士與捐納制度來晉用人才,並以文字獄桎梏士人的思想。

 

()經濟的繁榮與變遷

1.農業發展與人口變化

 

 

 

 

 

 

 

2.工商業興盛與貨幣經濟的發展

 

 

 

 

 

3.海上交通與貿易

1-1 說明宋代長期安定促成農業生產力提高、人口增加與市場經濟的繁盛;以及從部曲到佃戶的基層生產關係變化、庶民地主的增加。

1-2 敘述北宋到盛清時期耕地與人口的變化,並說明此一時期經濟文化重心的南移,以及江南經濟的持續發展。

2-1 說明宋元以迄清朝前期,工商業逐漸興盛,專業市鎮、城市的發展,以及商幫行會的組織、商人地位的提升。

2-2 說明貨幣經濟的發展,如宋代紙幣的出現,以及明清銀銅雙本位制的發展。

3-1 敘述唐宋以後海上貿易的興盛,以及明代實施海禁的影響與鄭和遠航的意義,並說明朝貢貿易的概念及相關現象。

3-2 敘述華商貿易網絡的形成與白銀流通在近代初期世界體系中的重要性。

()學術思想與社會文化的新貌

1.學術思想

 

 

 

 

2.科舉、士紳與宗族組織

 

 

 

 

 

 

 

 

3.庶民生活與民間信仰

1-1 略述宋明理學的形成、要旨、演變及清代考據學的興起。

1-2 說明新航路發現後,明末清初中西接觸與西學輸入的概況,及其中斷的原因與影響。

2-1 敘述宋代透過擴大實施科舉考試,形成有異於中古士族的新士人階層,逐漸演變成明清士紳階層的基礎,並說明士人在地方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和重要性。

2-2 略述宋元以降,在士大夫提倡下,宗族以儒家禮教規範為基礎的發展,如祭祖、建祠堂、修族譜、設立宗族公產等。

3-1 擇例說明庶民生活,如藝文活動、戲劇等的內容及其社會文化意義。

3-2 擇例簡述重要民間信仰與宗教,如白蓮教與羅教等。

四、晚清的變局

()帝國的衰微與西力衝擊

1.內亂迭起

 

 

 

 

 

 

2.外患頻仍

 

1-1 概述清朝自嘉道年間逐漸衰微,此後內亂、外患接踵而來。

1-2 敘述太平天國之亂、捻亂、回變的背景、經過及影響,並分析地方勢力漸起,漢人地位提升的原因。

2-1 敘述鴉片戰爭、英法聯軍與俄國侵略,以及其後的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瓜分危機、門戶開放政策、八國聯軍等外患。

()改革與革命

1.自強、變法與立憲

 

 

2.革命運動的發展

1-1 敘述自強運動、戊戌變法、庚子後新政與立憲運動等的背景與內容。

2-1 敘述孫中山倡導的革命運動、庚子拳亂後革命勢力的擴大,以及帝制的覆滅;並論及辛亥革命成功的因素,包括改革派官紳對辛亥革命之影響。

五、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中華民國的創建與民初政局

1.民國的建立與臨時約法

 

 

2.北伐以前的中外關係

1-1 說明民國臨時政府成立、臨時約法頒布及其後所遭遇的挫折,並簡介洪憲帝制始末及南北分裂情況。

2-1 說明民初與俄國、日本及英國等列強的關係,並述及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統一建國與抗戰

1.國家的統一與建設

 

 

 

 

2.抗日戰爭與外交成就

 

 

 

 

3.戰亂下的社會與民生

1-1 說明國民政府北伐統一的過程;統一後在財政、經濟、交通、軍事、教育與學術各方面的努力,以及因抗日戰爭爆發所造成的建設中斷。

2-1 說明日本侵華的經過及暴行;中華民國從獨立作戰到與同盟國並肩作戰的演變。敘述國民政府在外交上的成就,如廢除不平等條約、參與聯合國的建立。

3-1 說明抗戰時期政府機關、學校、工廠的遷徙與人民生活。

()戰後復員與國共內戰

1.國家復員的困難

1-1 說明抗戰勝利後財政困窘、接收弊端、東北問題及中共勢力的擴大。

 

2.制憲、行憲與國共決裂

2-1 說明政府制憲與行憲的背景與經過,國共決裂的原因及國共內戰。

()社會經濟與文化

1.社會與文化的變遷

 

 

 

2.農村困乏與惡性通貨膨脹

1-1 說明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識分子興起、新文化運動及其影響;工商業者及婦女地位的提高。

2-1 說明民初雖有新式工商業和城市興起,但廣大的農村因天災人禍而陷入困境。政府因抗戰軍興及國共內戰,以增加發行貨幣來支應財政所需,造成物價持續上漲,終致財政崩潰。

六、當代中國與臺海兩岸關係

()中共黨國體制的建立和發展

1.中央集權黨國體制的建立

 

 

 

 

2.從混合經濟到計畫經濟

 

 

 

 

 

 

 

 

3.文化大革命

 

 

 

4.人口成長的壓力

1-1 說明中共據有中國大陸,奉行馬克思列寧主義,主張階級鬥爭,改造知識分子思想;建立高度中央集權、黨領導一切的國家體制,紮根邊疆和深入社會基層。

2-1 說明中共建立政權以後,以群眾運動方式進行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並推動三反、五反運動,擴大公有經濟部門。

2-2 敘述中共全面推行社會主義計畫經濟,並經由戶口和配給制度形成城鄉隔離的二元社會結構。

2-3 介紹中共所推行的三面紅旗運動及其所造成的大饑饉。

3-1 敘述毛澤東推行文化大革命及其所帶來的體制癱瘓、政治迫害、教育倒退和經濟發展的相對落後。

4-1 說明在中共政權統治下農民生活的改善、公共衛生的推廣及農業發展策略,帶來人口快速成長,也造成許多問題。

 

()改革開放後的發展

1.鄧小平路線下的政經發展

 

 

 

 

 

2.六四天安門事件及後續經濟發展

1-1 敘述鄧小平局部恢復私有經濟部門,讓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體系接軌,同時在政治上有所變革。

1-2 敘述改革開放後,大部分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經濟快速發展,惟其內部也有嚴重隱憂。

2-1 敘述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發生及其後中共強調政治穩定重於一切的政策。

2-2 說明中共全力吸引臺資、僑資、外資,並以出口貿易帶動經濟發展,使中國大陸逐漸成為龐大經濟體。

()中共外交政策和海峽兩岸關係的演變

1.毛澤東時期

 

 

 

 

 

 

2.鄧小平時期

1-1 說明中共在冷戰時期的外交政策演變:從向蘇聯「一邊倒」到中蘇共分裂、從「打倒美國帝國主義」到以美制蘇、從萬隆會議和平五原則到向第三世界國家輸出革命。

1-2 敘述國共對峙關係的演變。

2-1 介紹鄧小平掌政後的重要對外政策。

2-2 簡述1979年以後中共宣稱和平統一,但不排除以武力犯臺,同時促進兩岸經濟交流;以致兩岸關係雖趨密切,但政治依舊涇渭分明。

說明:授課1.5學期,共計24週,各單元授課週數建議配置如下:

1.第一單元「先秦時代」:3

2.第二單元「秦漢至隋唐帝國」:5

3.第三單元「宋元明與盛清時期」:6

4.第四單元「晚清的變局」:2

5.第五單元「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4

6.第六單元「當代中國與臺海兩岸關係」:4週。

有關中華民國播遷來臺後之歷史已在高一上學期有所敘述,此處不再重覆。

 

 


高二第一學期後半段與第二學期

世界史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一、文明的興起與交會

()亞非古文明的興起

1.文明誕生的要素

 

 

2.兩河流域的古文明

 

 

3.埃及與印度的古文明

1-1 簡述亞、非古文明的重要考古發現,並說明文明興起的條件。

2-1 介紹兩河流域古文明的興衰與重要成就,如文字、法律、宗教等。

2-2 簡述波斯文明的成就。

3-1 介紹埃及、印度古文明的發展及其特色,如宗教、文字、建築等。

()歐洲文明的興起與發展

1.希臘文明的發展

 

 

2.羅馬共和與帝國的發展

 

 

 

3.基督教的發展與傳播

 

4.拜占庭與中古歐洲

1-1 介紹希臘城邦政治、亞歷山大帝國與希臘化時代的發展及其文明成就。

2-1 說明羅馬從共和到帝國時期的政治發展與社會、經濟概況。

2-2 說明羅馬文明的成就及其在西方文明中的重要性。

3-1 簡介尤太教的內容。

3-2 敘述基督教的發展、傳播與分裂。

4-1 簡述拜占庭帝國的發展及其對東、西方世界的重要影響。

4-2 介紹中古歐洲的封建制度及莊園經濟。

()歐亞文明的發展與交會

1.印度與伊斯蘭文明的發展

 

 

 

 

 

 

2.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衝突與交流

 

 

3.蒙古西征的影響

1-1 簡述印度王朝早期的發展與宗教傳播,以及印度文明對東南亞地區的影響。

1-2 介紹穆罕默德與伊斯蘭教的創建及早期伊斯蘭帝國的擴張;並述及其與歐洲、印度、東南亞等周邊地區的經貿與文化交流。

2-1 敘述歐洲中古盛期的政教關係、商業城市、大學興起等發展,以及黑死病的影響。

2-2 說明十字軍東征及其帶來東、西方文明的接觸與影響。

3-1 說明蒙古西征對歐亞文化交流的影響,包括中國重要發明的西傳,以及影響伊斯蘭世界的政治重組。

二、近代世界的轉變

()近代伊斯蘭世界的擴張與歐洲的興起

1.鄂圖曼帝國與蒙兀兒帝國

 

 

 

2.文藝復興

 

3.宗教改革

1-1 說明鄂圖曼帝國在十四到十六世紀期間,消滅拜占庭帝國與擴張領土的發展。

1-2 介紹蒙兀兒帝國在印度的重要發展。

2-1 說明文藝復興的重要成就及影響。

3-1 介紹宗教改革、宗教戰爭及其影響。

()歐洲國家與海外探險

1.西歐國家的發展

 

2.海外探險與新舊大陸的接觸

1-1 說明英、法、西班牙等國王權的發展。

2-1 說明十五世紀以來歐洲的航海活動與重商主義及全球貿易的發展。

2-2 介紹中、南美洲的古文明,以及大航海時代新舊大陸接觸後的相互影響。

三、歐美國家的變革

()歐洲思想與政體的變化

1.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

 

2.君主制度的發展

1-1 說明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及其影響,並說明理性主義與現代性的關係。

2-1 說明歐洲的君主專制與議會政治發展,並闡述受啟蒙思想影響的開明專制。

()歐美政治與經濟的鉅變

1.美國獨立革命及其建國與發展

 

 

 

2.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帝國的興亡

 

 

3.英國工業革命及影響

 

 

 

4.資本主義的成長

1-1 說明北美殖民地人民追求獨立的經過、建國後的制憲運動及其意義。

1-2 介紹美國西部開拓、南北戰爭,以及戰後的重建。

2-1 說明法國大革命之原因、經過與影響,並解釋其在近代世界歷史上的重要性。

2-2 說明拿破崙帝國的興亡。

3-1 介紹工業革命發生的背景及其初期發展。

3-2 說明工業革命初期,經濟生產與人口的增加、以及都市化與社會貧富不均等現象的產生。

4-1 說明資本主義及從商業資本主義到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政治民主化與建立民族國家的風潮

1.十九世紀的歐洲思潮

2.歐美民主政治的發展

 

 

3.歐洲民族主義的擴展

1-1 說明歐洲的浪漫主義、保守主義、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等。

2-1 介紹維也納會議及其後中、南美洲的獨立運動、歐洲1830年、1848年的革命風潮與政局變化。

3-1 說明法國大革命以來歐洲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及義、德建國與奧匈帝國的發展。

四、世界霸權的爭奪與衝突

()帝國主義國家的競逐

1.新帝國主義的形成

 

2.列強在非洲的瓜分

 

 

 

 

3.列強在亞洲的侵略

1-1 說明在十九世紀後期,歐美國家積極向非西方世界擴張所形成的新帝國主義。

2-1 介紹在大航海時代歐洲勢力進入非洲後所產生的巨大變化,以及奴隸貿易對美、非兩洲的影響。

2-2 說明歐洲列強在十九世紀後期加速瓜分非洲的狀況。

3-1 說明歐美諸國在亞洲的殖民統治及各地的回應。

3-2 說明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及其帝國主義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

1.由國際對抗到戰爭爆發

 

 

 

 

 

2.俄國革命與共產政權的建立

1-1 介紹戰前歐洲的國際競爭與外交結盟體系,並說明各國在宗教、族群政策與殖民地經濟利益等衝突的背景。

1-2 簡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過,並說明此戰爭的特質,以及美國參戰對戰局的影響。

2-1 簡述俄國1917年的兩次革命及其影響。

2-2 說明史達林的極權統治及其影響,包括實行農業集體化、大整肅等。

()戰間期的國際局勢

1.巴黎和會與國際政經情勢的演變

 

 

 

2.法西斯主義的發展

1-1 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局勢、巴黎和會及其影響、國際聯盟的成立及主要活動。

1-2 介紹美國的孤立主義、經濟大恐慌與羅斯福總統的新政。

2-1 說明義大利法西斯、德國納粹政權及日本軍國主義的興起。

2-2 說明歐洲國家的姑息政策及政局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

1.戰爭始末

 

 

2.聯合國成立與戰後和平條約

1-1 簡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過,並說明此時開羅、雅爾達等重要的國際會議。

2-1 介紹聯合國的成立與意義。

2-2 說明戰後重要的和平條約及其意義。

五、從對立到多元世界

()冷戰的形成與發展

1.戰後經濟復甦與美蘇對峙

 

 

 

 

 

 

 

2.世界各地的反殖民運動

 

 

 

 

3.冷戰下的東亞局勢

4.新思潮與文藝發展

1-1 敘述戰後經濟復甦的情況與各種援助計畫,如馬歇爾計畫與經濟互助委員會等。

1-2 說明美蘇對峙及冷戰的形成,如杜魯門主義及圍堵政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華沙公約組織的出現,以及雙方在軍備、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對抗。

2-1 說明戰後反殖民運動的快速發展,並簡介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及非洲各地的獨立建國。

2-2 說明戰後中、南美洲國家的反殖民發展與第三世界的結盟。

3-1 說明冷戰期間的韓戰、越戰及亞洲局勢的轉變。

4-1 簡介重要的學術思潮,以及文學、藝術發展概況與後現代主義。

()後冷戰時代的世界新局與挑戰

1.冷戰結束與世界政局的變化

 

 

 

 

2.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與影響

 

 

 

 

 

3.人類社會的新貌與挑戰

1-1 介紹德國統一、蘇聯解體、歐盟成立等重要的國際政治變化。

1-2 說明世界能源爭奪、波斯灣戰爭與911事件等國際政經問題。

2-1 介紹二十世紀後期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區域性或全球性的貿易統合組織,如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世界貿易組織等。

2-2 說明全球化的形成及其與在地文明的衝突。

3-1 說明全球人口的增加與流動、社會的貧富不均等問題,以及勞工、婦女、教育等方面的社會改革。

3-2 說明全球暖化的生態危機與世界各地的環保運動,以及網際網路對當代社會文化的影響。

高二世界史編撰架構說明

一、教學目標與課綱編輯理念

1.目標在於增加學生對世界歷史的認識與理解,並能關照全球重要文明的變遷及互動,以培養學生全球視野的現代素養。

2.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的原則,編撰世界歷史的發展。

二、高二世界史授課共1.5學期,計24週,高二上0.5學期計8週,教授第一、二單元高二下一學期計16週,教授第三、四、五單元。

三、高二世界史內容說明:

1.高二世界史內容乃以學生在國中所學之歷史知識為基礎,進一步介紹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成就與性質,並藉內容結構的編纂安排,形塑學生宏觀的全球視野。

2.第一單元簡介西元十四世紀以前,全球不同地區的重要文明,如印度、伊斯蘭、拜占庭與西歐等,以及他們之間的交流情況

3.第二單元介紹西元十四、十五、十六世紀的世界歷史,以伊斯蘭世界的擴張、近代歐洲的興起,以及他們的重要變化為主。

4.第三單元介紹西元十七、十八、十九世紀間,歐美國家在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等方面快速的變革及其優勢。

5.第四單元介紹西元十九、二十世紀的世界歷史,包括新帝國主義的形成及其在美洲、亞洲、非洲等地的拓展和影響,並說明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經過及影響世界的改變。

6.第五單元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自由與共產世界對立的冷戰局勢,並說明其結束後,人類社會因全球化與科技化快速發展所呈現的新貌與亟須面對的新挑戰。

四、各單元名稱與授課週數建議配置如下:

1.第一單元「文明的興起與交會」:6

2.第二單元「近代世界的轉變」:2

3.第三單元「歐美國家的變革」:6

4.第四單元「世界霸權的爭奪與衝突」:6

5.第五單元「從對立到多元世界」:4

五、教師可依教學現場情況自行調整進度。

伍、實施方法

一、教材編選

()高中一年級第一學期為臺灣史,第二學期為中國史。二年級第一學期前半段為中國史,後半段為世界史,第二學期為世界史。學生進入高中,學習歷史的態度與方法應與國中時期有所不同;高中學生應該比國中學生更加強「理解過去」,培養歷史科的「核心能力」為主。臺灣史正是高一學生最為熟悉的歷史知識內容,最容易引導學生藉由史料運用、歷史理解與歷史解釋的討論,達到教學目標。學生經由高一上學期的練習,可以將學習方法運用於今日臺灣傳統文化來源的中國史,以及與我們目前情況息息相關的世界史等課程上。教科書的編者應該對於基本架構有所了解。

()高一、高二之臺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都採略古詳今之原則。各冊以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之整體史為教學內容。臺灣史之主題在於讓學生從自己成長的地方培養自主的歷史思維。中國史的主題在於讓學生瞭解中國的歷史傳承,以及近代史上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編寫教科書時,應參考國中歷史教材,如果內容重複時,高中課本應簡略說明即可。世界史的教材,應從全球的視野呈現一套世界史架構,不宜將東西世界的歷史寫成完全孤立的章節。

()教材應能反映當今歷史學界之重要研究成果。

()內容大綱中之單元、主題、重點與說明為教材編撰之依據。單元、主題之標題,編者可以參考或重新設計,不必完全援用。

()文字敘述應力求流暢易讀。所附文字資料,若嫌艱深,在符合作者原意的原則下,加以改寫。地圖、圖片、表格等各種資料,應與課文內容相配合。

()編寫教材內容,應考慮到實際講授及各種教法運用所需時間,而做適當安排。

()教材所用年代以西元為主,重要年代下附注相關紀元。

()外國人、地、物譯名,以部頒統一譯名為準;無統一譯名者,以最適當、最普遍者為準,並於初現時附注英()文原名。

()教師手冊應配合教科書,提供補充資料與相關文獻等,並配合教學目標、核心能力設計適當教學活動,以利教師教學參考之用。教師手冊應與教科書同時出版,以利於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教學方法

()教學時需考量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起點,以及學生的認知經驗(包括誤解、成見、特定立場、生長背景等),預先擬定適切之教學計畫,提供適當之教材,並根據教學實際狀況修正、調整。不同學生彼此的能力差距甚大,應提供學生個別表達、陳述的機會以瞭解學生,以有利於教學目標與核心能力的達成。

()綱要內容與核心能力相輔相成,綱要內容是理解過去的基礎與材料,核心能力是學生理解過去的方法與歷程,學生能力必須透過內容方可落實,教師需時時檢驗教學是否能將能力落實於內容之中。

()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注意引導學生,了解學習歷史必須要理解過去。核心能力中「理解歷史的能力」是其他三個部分的基礎。學生理解歷史首先得建立時間架構,所以需要「表達歷史時序的能力」;理解歷史所形成的觀點、說法是一種「解釋歷史的能力」;理解過去所採取的方法則需「運用史料的能力」。這四個部分環環相扣,而以「理解歷史的能力」為依歸。

()教師教學應避免單一歷史人物、事件、年代的學習;宜注意事件與事件之間的聯繫、事件前因後果的分析、歷史人物及其時空脈絡的結合,才能有助於展開有意義的學習,以發展學生的核心能力。

()歷史教學的內容不應侷限於教科書,應以課程綱要所提示的目標、內容、核心能力為依據,靈活運用講述、課堂討論、角色扮演、參觀訪問、閱讀史料、心得撰寫等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之精神。其中,課堂教學除講述法外,宜營造具啟發性之學習環境,適時搭配發問與討論等教學活動,協助學生發展核心能力,並引導學生嘗試從不同的史料探究問題,培養歷史思維能力。

()小組討論法是發展學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師應就教學單元設計適當的「歷史問題」,由學生分組(三至五人一組,以三人一組最佳)討論並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與同組成員交換意見,使學生在討論中逐漸檢驗、澄清與修正看法。

()教師教學時,應充分運用各種視聽媒體、網路資訊,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教學的效果。視聽媒體、網路資訊是教學的方法而非目的,運用時應注意落實教學目標與核心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評量

()教學評量應包括總結式、形成式與診斷式評量,以瞭解學生的行為起點、學習過程、學習成果、學習態度和個別進步情形。

()教學評量除瞭解學生學習成果外,應配合教學目標、核心能力、教材綱要內容之要求,考量學生之認知與語文能力,選用適當的評量方式,以瞭解學生學習成就或學習困難,作為改進教學、提升教學成效的依據。

()教學評量應採多元化的方式,除定期紙筆測驗外,可包括課堂的發問與討論、撰寫心得報告、專題報告、口頭報告、分組討論、辯論比賽、角色扮演等。此外,亦可採取檔案評量的方式,將學生之各項學習活動表現詳加紀錄,並將相關作品整理成個人檔案,作為評量之參考。

四、教學資源

為提升教學品質與教學效果,應成立歷史科專科教室,其教學之軟、硬體設備宜包含下列各項:

()歷史掛圖:如疆域圖、地方行政區劃圖、政權沿革圖等相關掛圖。

()重大歷史事件演進歷程表。

()古代器物、遺址、傳統建築、都城及其他重要文物之模型。

()歷史教學的幻燈片、投影片、錄影帶、影音光碟、電腦軟體等。

()視聽教學設備:幻燈機、單槍投影機、電視機、音響、電腦等。

()參考文獻、書籍、人物畫像影本、歷代碑帖拓片、名畫影本及與教材相關之照片等。

五、教學相關配合事項

()引導學生善用學校設備、圖書館與網路資源,以蒐集相關資料與史學新知,進而活用歷史知識,探究歷史問題,在潛移默化中增進歷史思維能力。

()應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使教學資訊化、活潑化與多元化,以提升歷史教學效果。

()師生可嘗試共同建置歷史教學網站,內容可包含授課綱要、補充教材、重要試題分析及意見交流,提供師生互動、多元的教學環境。

 


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

 

壹、目標

一、引導學生認識世界各重要文化的內涵,進而養成思考、分析、比較、論證、評價等方面的能力。

二、引導學生瞭解世界重要文化演變的重大問題及現象,進而養成重視本土、尊重多元、關懷弱勢文化的胸襟。

三、引導學生從文化省思與傳承的角度,關懷世界重要文化的發展,以形成寬闊的世界文化視野。

 

貳、核心能力

一、表達歷史時序的能力

「表達歷史時序」作為核心能力之一,可以兩個層面作說明:

()運用各種時間術語描述過去,認識幾種主要的歷史分期方式

1.比較各種歷史分期與文化分類方式的異同。

2.說明各種分期、分類方式所根據的原則,解釋其背後所代表的觀點。

()能區別不同時代、文化之間的差異,建立過去與現在的關連性,提出對歷史延續與變遷的解釋。

二、理解歷史的能力

「理解歷史」作為核心能力之一,可以四個層面作說明:

()能直接就歷史文化敘述文本的內容,進行認知與掌握。

()能就不同文化之各種相關的歷史敘述形式,進行參照及評述。

()能就某一文化現象嘗試進行設身處地的認知,並經由史料及歷史文化敘述文本的輔助,建構歷史文化發展的過程。

()能在全球視野的歷史文化脈絡中,掌握其歷史意義,並瞭解其重要的流變過程。

三、解釋歷史的能力

「解釋歷史」作為核心能力之一,可以兩個層面作說明:

()理解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與文化的發展,對歷史事件的原因與文化發展的關連性提出解釋。

()分辨不同的歷史解釋,說明其不同的原因

1.能根據所提供的史料,建立合理的歷史解釋。

2.評估不同歷史解釋的價值與時代意義。

四、運用史料的能力

「運用史料」作為核心能力之一,可以三個層面作說明:

()能根據不同的文化主題,進行史料蒐集的工作,將蒐集到的史料與待解決的問題進行對比與理解。

()判斷史料得以作為證據的適當性

1.依據史料產生的歷史背景,判定其作為證據的可靠性及價值。

2.理解某一史料能夠作為證據的適當性。

()應用史料,藉以形成新的問題視野,或屬於自己的歷史敘述

1.在對歷史文化解釋的架構下,進行相關史料的整理工作。

2.應用史料,藉以說明當代生活中各種文化現象形成的歷史背景。

 

參、時間分配

高中三年級選修課程,每學期三學分,每週授課三節。第一學期為華夏文明與東亞文化交流及歐洲文化,第二學期為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非洲文化及中、南美洲文化。

 

肆、教材綱要

一、編輯凡例說明

()本課綱中之「單元」、「主題」及「重點」,都必須含括在教科書之中。「單元」、「主題」及「重點」之標題,編者可以參考或重新設計,不必完全援用。

()課綱右欄中之「說明」,是針對該「單元」、「主題」及「重點」的解釋,提供相關使用者參考。在「一綱多本」的理念下,應以「說明」欄中的知識為基礎;凡說明欄中提及應包括的事項,務必編寫於教科書中。編者可依照各單元的順序,自行安排撰寫歷史脈絡。不必逐條照列「說明」欄中條列式之細目。

二、教材內容配置說明

()高三第一學期教授「世界文化史」上冊,內容包含「華夏文明與東亞文化交流」(包含中國、日本、韓國與東南亞諸國,見表1)、「歐洲文化」(見表2)

()高三第二學期教授「世界文化史」下冊,內容包含「印度文化」(見表3)、「伊斯蘭文化」(見表4)、「非洲文化」(見表5)與「中、南美洲文化」(見表6)

高三第一學期

 

1   華夏文明與東亞文化交流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一、華夏文明的誕生

()文明起源與發展

1.文明誕生之多元面貌

 

 

 

 

 

 

 

2.華夏核心的形成

1-1 敘述華夏文明誕生的環境因素,著重說明與世界其他大河文明的發展有所不同。

1-2 說明夏商文化的多方淵源,其銅器、陶器、玉器、農作物與中原龍山文化、東北的夏家店下層文化、東南的良渚文化等之關係;並以湖北、江西等地發現的商城來說明商文化的擴張。

2-1 敘述中原之外的古文明,如廣漢三星堆文化、楚文化之興衰。

2-2 說明周人的物質與精神文明,以及東周時期華夏意識的凝聚過程。

2-3 從甲骨文、金文到具多元變化的戰國文字,至秦朝統一的文字來敘述中國文字的發展,並說明文字對形塑中國文化特色的影響。

()思想領域之開拓

先秦諸子

1-1 敘述早期王官學及其流入民間的過程。

1-2 敘述孔子的生平與重要思想,以及儒家的出現與發展。

1-3 敘述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陰陽家的思想內涵。

二、秦漢至隋唐的文明開展

()學術思想與宗教

1.學術思想

 

2.佛教

 

 

 

3.道教

1-1 敘述漢代學術思想的源流與發展。

1-2 敘述魏晉玄學的內涵與發展。

2-1 敘述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派別與佛教的中國化。

2-2 敘述佛教對中國社會與文化的影響。

3-1 說明道教之淵源,演變及其對大眾生活的影響。

()文化發展與中外交流

1.科技的發展

 

 

2.文化傳播與交流

1-1 簡介秦漢至隋唐科技發展的時代背景與主要項目,如醫學、天文、數學、造紙、農耕技術等。

2-1 介紹中國與東亞,如朝鮮、日本、越南等地的海陸交通及文化交流,如農作物、佛教及其造型藝術的演變、新羅的唐化等。

三、唐末至宋代的文明新貌

()學術思想與社會生活

1.儒學的復興

 

2.理學的演變

3.家族與倫理

 

 

4.民間娛樂

1-1 敘述唐代後期儒學的復興與宋代理學的形成。

2-1 敘述宋代理學的內涵與發展。

3-1 敘述家族倫理觀念的演變,可以「法律儒家化」及婦女生活內容與地位的演變加以說明。

4-1 敘述民間娛樂,如雜技、戲劇、奕棋、博戲等活動。

()科技文明的發展

1.科技發明

 

 

2.醫學發展

1-1 敘述數學、天文曆法、農耕技術的成就,以及印刷術、火藥、羅盤等重要發明。

2-1 簡述唐宋醫學的發展及其影響。

四、元明清時代的文明蛻變

()中國帝制晚期的文化變遷

1.海陸交通與文化互動

 

2.學術思想

 

 

3.西方科技

1-1 敘述宋元明的海上絲綢之路、西南的茶馬古道、鄭和的遠航及其文化影響。

2-1 敘述元、明儒學的發展。

2-2 敘述清代的經世致用思想與乾嘉考據學派。

3-1 敘述明末清初耶穌會教士的東來、傳教活動及歐洲科技之輸入與影響。

()近世東亞的國家與文化

1.朝鮮

 

 

 

 

2.日本

 

 

 

 

3.歐亞貿易與東南亞的發展

1-1 簡述朝鮮在李朝建立前的文化發展及李朝的文化政策。

1-2 敘述李朝的科舉制度與儒學教育,以及對士大夫階層和民眾生活的影響。

2-1 追溯敘述天皇制度的起源與大化革新。

2-2 敘述武家政治與幕府時代的體制及文化。

2-3 簡述鎖國時期的蘭學。

3-1 簡述在香料貿易的發展下,歐洲人傳教事業與殖民統治對東南亞文化的影響。

3-2 略述安南建國後的儒家文化發展、科舉考試制度,並述及之後在法國殖民統治下的文化變遷。

五、近現代的文明挑戰與契機

()中國文化的調適

1.學術思想的應變

 

2.傳統的更新

 

1-1 敘述清代中葉以後,今文經學的復興及士人應變圖強的努力。

2-1 敘述晚清至民國時期,對傳統文化的反省、新文化的引介與發展。

()東亞文化的新局

1.日本與朝鮮的改革

 

 

 

 

 

 

 

2.全球化的挑戰

1-1 敘述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脫亞入歐論與亞細亞主義。

1-2 敘述朝鮮開港後開明派與保守派之爭。

1-3 敘述日本帝國形成後,左派與右派思想的發展狀況,並簡述1930年代以後日本右派思想的高漲,左派知識份子與人道主義者對殖民主義與戰爭的反思。

2-1 敘述19世紀中葉東亞文化的沒落。

2-2 敘述冷戰格局對東亞文化的影響。

2-3 敘述東亞文化的再興。

說明:授課8週,共計24節,各單元授課週數建議配置如下:

1.第一單元「華夏文明的誕生」:1

2.第二單元「秦漢至隋唐的文明開展」:12/3

3.第三單元「唐末至宋代的文明新貌」:2

4.第四單元「元明清時代的文明蛻變」:2

5.第五單元「近現代的文明挑戰與契機」:11/3

 

 


2   歐洲文化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一、西方文明的泉源

()西亞文明

1.文明的特色

 

2.尤太人的信仰與歷史

1-1 敘述西亞神話、宗教、法律及藝術的特色。

2-1 說明一神論信仰、希伯來聖經主要內容,以及尤太人的宗教實踐。

2-2 介紹尤太人亡國後,歷經離散經驗而發展出的歷史觀。

()希臘羅馬古典文明

1.神話、宗教與文學

 

 

 

2.史學、哲學與科學

3.藝術典範與人格培養

1-1 介紹希臘、羅馬的神話,宗教信仰的特性,以及祭祀在政治與社會中的重要性。

1-2 敘述從希臘到羅馬時期文學中最具典範性的作品,如詩歌與戲劇。

2-1 敘述從希臘到羅馬時期的史學、哲學與科學發展、特色及代表人物。

3-1 介紹從希臘到羅馬時期的藝術表現。

3-2 敘述古希臘、羅馬時期透過身體鍛鍊及人文教育的全面涵養,以達成服務人群的理想。

二、基督教與中古歐洲

()基督教世界的形成

1.基督教文化的發展

 

 

2.基督教文化的影響

3.拜占庭文明

1-1 說明基督教教義、傳道、教會組織及基督教國教化的發展。

1-2 敘述羅馬帝國覆亡後,基督教會對古典文化的保存。

2-1 介紹基督教信仰在歐洲的擴張。

2-2 說明基督教會對人民生活的影響。

3-1 介紹希臘正教與羅馬教會關係的演變。

3-2 敘述拜占庭的建築、鑲嵌畫、聖像畫及其對東歐與俄羅斯的影響。

()中古歐洲的宗教與文化

1.教會改革與宗教迫害

 

2.教育、藝術與文化

1-1 敘述教會的改革及政教衝突。

1-2 從十字軍運動與宗教裁判所的發展,簡介宗教迫害的情況。

2-1 介紹大學教育的精神及主要內容。

2-2 說明建築、繪畫及文學的特色。


 


三、古典文明的復興與創新

()復古與改革

1.文藝復興

 

 

2.宗教改革

1-1 介紹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內涵。

1-2 敘述文藝復興時期在建築、繪畫及雕塑等方面的創新與發展。

2-1 說明宗教改革對歐洲文化的影響。

()理性與啟蒙

1.科學革命

 

 

2.啟蒙運動

1-1 敘述科學革命的內容,說明歐洲人研究自然現象的方法、理論及宇宙觀。

2-1 說明啟蒙運動的淵源、意義及進步觀的內涵,並列舉代表人物的思想。

2-2 簡介十七、十八世紀的建築、繪畫及音樂。

四、現代思潮

()文化思潮

1.浪漫主義的精神

 

2.浪漫主義的表現

 

 

 

 

3.現代主義思潮

4.現代主義藝術

1-1 說明浪漫主義興起的背景、特質、影響及其與民族主義的關係。

2-1 敘述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文學的特色,並列舉代表人物。

2-2 介紹音樂、繪畫的流派與建築風格的變遷,以及對民族色彩與異域氛圍的強調。

3-1 說明現代主義文學與哲學的重點。

4-1 簡介現代主義繪畫、建築及音樂的特色。

()社會經濟思潮

1.資本主義

 

2.社會主義

1-1 簡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的內涵及代表人物。

2-1 簡介社會主義的內涵、派別及代表人物。

()科學思潮

科學發展的衝擊

1-1 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及社會達爾文主義。

1-2 說明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美國精神

1.政治文化

 

2.實用主義

 

3.大眾文化

1-1 簡述美國的立國精神、民主制度的發展與美國夢的形塑。

2-1 說明實用主義的內涵及其對美國人生活的影響。

3-1 簡介美國電影、廣播、電視、出版、網路的發展與影響。

說明:授課8週,共計24節,各單元時間斷限與授課週數建議配置如下:

1.第一單元「古典希臘文明」時間斷限為500B.C.~300A.D.,授課週數為12/3週。

2.第二單元「基督教與中古歐洲」時間斷限為300A.D.~1500A.D.,授課週數為12/3週。

3.第三單元「古典文明的復興與創新」時間斷限為1500A.D.~1800A.D.,授課週數為11/3週。

4.第四單元「現代思潮」時間斷限為19~20世紀,授課週數為31/3週。

 


高三第二學期

 

3   印度文化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一、古典時期

()文學與哲學

1.背景概述

 

2.經書與詩歌

1-1 簡述印度次大陸地區屢遭外族入侵後,所呈現出種族與語言的複雜性。

2-1 介紹《吠陀經》與《奧義書》兩大經書、《摩訶婆羅多》與《羅摩耶那》兩大詩歌,在印度哲學與文學發展上的重要性。

()宗教與社會

1.種姓制度的形成

 

2.不同教派的信仰

 

1-1 簡述種姓制度的淵源、內容,以及該制度能長期存在的原因。

2-1介紹在伊斯蘭教傳入前,婆羅門教、佛教與印度教的信仰及其興衰。

二、中古的發展

文化的發展

1.多元文化的影響

 

2.新教派的出現

1-1 簡介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與蒙古人對印度文化發展的影響。

2-1 敘述錫克教出現的背景、教義及發展狀況。

三、當代的際遇

西方文化的衝擊與回應

1.殖民地文化

 

2.本土文化

1-1 介紹葡、荷、法、英在印度所形成的殖民地文化。

2-1 說明西方文化影響下的反殖民文化。

2-2 簡述印度的瑜珈、電影及飲食的傳播與影響。

說明:授課3週,共計9節,各單元時間斷限與授課週數建議配置如下:

1.第一單元「古典時期」時間斷限為遠古~700A.D.,授課週數為1週。

2.第二單元「中古的發展」時間斷限為700A.D.~1700A.D.,授課週數為1週。

3.第三單元「當代的際遇」時間斷限為1700A.D.迄今,授課週數為1週。

 


4   伊斯蘭文化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一、宗教與伊斯蘭世界

()伊斯蘭教的信仰

1.教義與聖訓

 

 

2.禮儀與實踐

1-1 介紹《古蘭經》中的基本信條、聖訓的內涵及其對伊斯蘭教信仰的影響。

2-1 簡述穆斯林必須履行的宗教義務。

()多元民族與文化融合

1.哈里發制度與伊斯蘭世界的擴張

 

 

 

2.文化成就

1-1說明哈里發制度的形成與衰敗及其在伊斯蘭文化發展中的意義。

1-2 簡述伊斯蘭教在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中國人、印度人及馬來人間的擴張。

2-1介紹伊斯蘭文明中文學、建築、哲學、科學的特色與影響。

二、當代伊斯蘭

()泛伊斯蘭主義的發展

1.發展階段與內涵

 

 

 

 

 

2.被西方激化的反抗行為

1-1 簡述自十九世紀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泛伊斯蘭主義復興運動的開展。

1-2 說明伊斯蘭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面臨西力衝擊下,以回歸伊斯蘭宗教為核心價值的努力。

2-1 介紹「極端主義」者與一般穆斯林對西方各種衝擊的回應。

()社會文化現象

現代化的影響

1-1 簡述伊斯蘭世界受西方文化影響下的改變,如教育制度、女性地位、城市生活等。

1-2 說明伊斯蘭世界中不同國家在文化挑戰下所呈現的不同回應。

說明:授課3週,共計9節,各單元時間斷限與授課週數建議配置如下:

1.第一單元「宗教與伊斯蘭世界」時間斷限為600A.D.~1800A.D.,授課週數為1週。

2.第二單元「當代伊斯蘭」時間斷限為1800A.D.迄今,授課週數為2週。

 


5   非洲文化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一、近代初期以前的非洲

文化發展概況

1.非洲黑人文化

 

 

2.外來宗教傳播

1-1 以班圖人勢力的擴張與加納帝國的出現為例,說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文化的發展。

2-1 說明早期基督教在非洲的傳播。

2-2 介紹伊斯蘭教自七世紀以後對非洲文化的影響。

二、從殖民地到獨立建國

()文化的轉變

1.殖民與反殖民文化

 

2.種族與文化衝突

1-1 簡述西歐各國引進的殖民文化。

1-2 說明西方文化影響下的反殖民文化與文藝。

2-1 介紹非洲原始的部落主義與歐洲殖民政策,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所帶來的種族與文化衝突。

()當代非洲文化的處境

困境與希望

1-1 簡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非洲所面臨的文化困境。

1-2 介紹當代非洲在音樂、藝術與運動等各方面表現。

說明:授課2週,共計6節,各單元時間斷限與授課週數建議配置如下:

1.第一單元「近代初期以前的中南非」時間斷限為遠古~1500A.D.,授課週數為1週。

2.第二單元「從殖民地到獨立建國」,授課週數為1週。

 


6   中、南美洲文化

 

單元

主題

重點

說明

一、殖民統治時期

殖民下的鉅變

1.種族與宗教

 

 

 

 

 

 

 

2.社會與經濟

1-1 簡述「中、南美洲」的意涵與本區人種複雜的歷史背景;原住民因疾病與被屠殺而幾乎滅絕,殖民者大量引進外來勞動力及日後不同階段的移民,混血兒成為當地主要人口。

1-2 說明受歐洲移民的影響,住民主要信仰天主教,進而將自己的傳統信仰融入其中而呈現不同風貌。

2-1 敘述本地區普遍呈現城鄉明顯差異與貧富極度懸殊的情況及其成因。

2-2 說明歐洲殖民者早期以出口穀物、動物製品、木材與礦物資源為主要經濟活動,之後則仰賴非洲奴隸從事大農莊的農業發展。

二、近現代的發展

當代中南美洲文化的處境

1.經濟改革

 

 

 

2.文化發展

1-1 簡述本地區在獨立之後,先後朝社會主義與自由市場經濟的改革狀況,並以巴西等國為例,說明本區當前的發展潛力。

2-1 以墨西哥、玻利維亞或其他國家為例,說明中、南美洲的獨立運動所產生的英雄事蹟及其形象,並以文學、音樂、體育、飲食等簡述該區近現代的文化發展。

說明:授課2週,共計6節,各單元時間斷限與授課週數建議配置如下:

1.第一單元「殖民統治時期」時間斷限1500A.D.~1900A.D.,授課週數為1週。

2.第二單元「近現代的發展」,時間斷限1900A.D.迄今,授課週數為1週。

 

伍、實施方法

一、教材編選

()高三選修課程目的是為學生進入大學做準備,具有大學預科性質,為第一類組學生進入大學文、法、商科系提供認識中、外文化發展與差異的基礎知識。故在課程設計應與高一、高二必修課有所區隔。高三歷史科選修課程訂為「世界文化史」,分上、下冊。課程內容上冊以「華夏文明與東亞文化交流」(包含中、日、韓與東南亞諸國)及「歐洲文化」(包含歐、美),下冊以伊斯蘭文化、印度文化、非洲文化及中、南美洲文化為主。

()教材應選編重要史料,並能反映當今歷史學界之重要研究成果。

()內容大綱中之單元、主題、重點與說明為教材編撰之依據。單元、主題之標題,編者可以參考或重新設計,不必完全援用。

()文字敘述應力求流暢易讀。所附文字資料,若嫌艱深,在符合作者原意的原則下,加以改寫。地圖、圖片、表格等各種資料,應與課文內容相配合。

()編寫教材內容,應考慮到實際講授及各種教法運用所需時間,而做適當安排。

()教材所用年代以西元為主,重要年代下附注相關紀元。

()外國人、地、物譯名,以部頒統一譯名為準;無統一譯名者,以最適當、最普遍者為準,並於初現時附注英()文原名。

()教師手冊應配合教科書,提供補充資料與相關文獻等,並配合教學目標、核心能力設計適當教學活動,以利教師教學參考之用。教師手冊應與教科書同時出版,以利於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教學方法

()教學時需考量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起點,以及學生的認知經驗(包括誤解、成見、特定立場、生長背景等),預先擬定適切之教學計畫,提供適當之教材,並根據教學實際狀況修正、調整。不同學生彼此的能力差距甚大,應提供學生個別表達、陳述的機會以瞭解學生,以有利於教學目標與核心能力的達成。

()綱要內容與核心能力相輔相成,綱要內容是理解過去的基礎與材料,核心能力是學生理解過去的方法與歷程,學生能力必須透過內容方可落實,教師需時時檢驗教學是否能將能力落實於內容之中。

()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注意引導學生,了解學習歷史必須要理解過去。核心能力中「理解歷史的能力」是其他三個部分的基礎。學生理解歷史首先得建立時間架構,所以需要「表達歷史時序的能力」;理解歷史所形成的觀點、說法是一種「解釋歷史的能力」;理解過去所採取的方法則需「運用史料的能力」。這四個部分環環相扣,而以「理解歷史的能力」為依歸。

()教師教學應避免單一歷史人物、事件、年代的學習;宜注意事件與事件之間的聯繫、事件前因後果的分析、歷史人物及其時空脈絡的結合,才能有助於展開有意義的學習,以發展學生的核心能力。

()歷史教學的內容不應侷限於教科書,應以課程綱要所提示的目標、內容、核心能力為依據,靈活運用講述、課堂討論、角色扮演、參觀訪問、閱讀史料、心得撰寫等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之精神。其中,課堂教學除講述法外,宜營造具啟發性之學習環境,適時搭配發問與討論等教學活動,協助學生發展核心能力,並引導學生嘗試從不同的史料探究問題,培養歷史思維能力。

()小組討論法是發展學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師應就教學單元設計適當的「歷史問題」,由學生分組(三至五人一組,以三人一組最佳)討論並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與同組成員交換意見,使學生在討論中逐漸檢驗、澄清與修正看法。

()教師教學時,應充分運用各種視聽媒體、網路資訊,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教學的效果。視聽媒體、網路資訊是教學的方法而非目的,運用時應注意落實教學目標與核心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評量

()教學評量應包括總結式、形成式與診斷式評量,以瞭解學生的行為起點、學習過程、學習成果、學習態度和個別進步情形。

()教學評量除瞭解學生學習成果外,應配合教學目標、核心能力、教材綱要內容之要求,考量學生之認知與語文能力,選用適當的評量方式,以瞭解學生學習成就或學習困難,作為改進教學、提升教學成效的依據。

()教學評量應採多元化的方式,除定期紙筆測驗外,可包括課堂的發問與討論、撰寫心得報告、專題報告、口頭報告、分組討論、辯論比賽、角色扮演等。此外,亦可採取檔案評量的方式,將學生之各項學習活動表現詳加紀錄,並將相關作品整理成個人檔案,作為評量之參考。

四、教學資源

為提升教學品質與教學效果,應成立歷史科專科教室,其教學之軟、硬體設備宜包含下列各項:

()歷史掛圖:如疆域圖、地方行政區劃圖、政權沿革圖等相關掛圖。

()重大歷史事件演進歷程表。

()古代器物、遺址、傳統建築、都城及其他重要文物之模型。

()歷史教學的幻燈片、投影片、錄影帶、影音光碟、電腦軟體等。

()視聽教學設備:幻燈機、單槍投影機、電視機、音響、電腦等。

()參考文獻、書籍、人物畫像影本、歷代碑帖拓片、名畫影本及與教材相關之照片等。

五、教學相關配合事項

()引導學生善用學校設備、圖書館與網路資源,以蒐集相關資料與史學新知,進而活用歷史知識,探究歷史問題,在潛移默化中增進歷史思維能力。

()應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使教學資訊化、活潑化與多元化,以提升歷史教學效果。

()師生可嘗試共同建置歷史教學網站,內容可包含授課綱要、補充教材、重要試題分析及意見交流,提供師生互動、多元的教學環境。

 

 資料來源教育部歷史學科中心